病媒防治業
是一場跟細節的比賽
小黑蚊
除蟲任務代號003
目標鎖定:小黑蚊
目標特性調查:
1.台灣鋏蠓(Forcipomyia taiwana),俗稱小黑蚊,也有人稱為黑微仔、
烏微仔、小金剛。不是蚊子!屬於雙翅目中的蠓科
2.體長約 1~1.4mm,比芝麻還要小顆
3.具低飛習性,常叮咬人體小腿、膝蓋、手背、手肘等未被衣服遮掩包覆的部位。
4.只有雌性小黑蚊(母的)會叮咬吸血,因為需要吸血吃飽才能生寶寶且利用營養養滿養好。造成紅豆冰,除了紅腫、皮膚癢外,嚴重者還會產生過敏、紅疹反應,癢到不行!
5.繁殖力強,雌蟲吸ㄧ次血約產40-60顆卵
小黑蚊的最愛:二氧化碳、體溫高、特殊氣味
小黑蚊怕甚麼:化學物質DEET(敵避)、植物精油
出沒地點調查:
好發於氣候溫暖潮濕,適合的溫度為 18℃~32℃,其孳生源遍佈於環境中,長有青苔之處都可以是幼蟲棲地,成蟲多於樹下、走廊、涼亭、庭院及廟口等人群經常駐足停留的地方
出沒時間調查:
雌蟲於白天吸血,以上午 11 點至下午3點為吸血高峰
小黑蚊防治策略:
1. 定期整理居家內外環境,室內保持通風乾燥、加窗細密紗窗(55 目以
上的密度才有效可阻擋);戶外周圍全面消除青苔,斷絕幼蟲孳生源
2. 以鄉村包圍城市,一步步從各潮濕區域擊破,改善生態環境,可種植密
3. 生草種如韓國草等作為覆蓋植物,也可利用小木塊、小石、碎石、沙等鋪蓋在土表
4. 密集噴藥施作 確認是否有殘存的孳生源
5. 預防勝於治療(體外)避開小黑蚊習性、減少皮膚暴露、塗抹/薰香植物精油、塗抹或噴含 DEET(敵避)的防蚊液/驅蚊產品
6. 預防勝於治療(體內)多喝水少吃肉避免酸性體質,誘發小黑蚊的最愛